惠州特色茶产业的突围路

惠东多祝镇的茶山上,工人在操作农机采收新茶。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博罗县柏塘镇的茶农在采收新茶。

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清明前后,南昆山云尖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工人对毛茶进行了一次采收。与常见的梯田式茶田不同,这里的茶树长势很高,且是沿着山坡一株株单株生长。踩着湿滑泥土,茶农小心翼翼地将树头的“两叶一心”掐下,放入箩筐。

南昆山毛茶是上个世纪80年代发现的不含咖啡碱的野生茶叶品种。这几年,随着毛茶价格持续攀升,毛茶已成为当地富民兴村的产业新增长点。

近年来,南昆山毛茶、柏塘山茶、惠州岩茶、惠东仙人茶等惠州茶产业迅速崛起,惠州茶正逐渐从一类小众茶品,变为规模化、特色化茶产业的新代表。数据显示,惠州茶叶种植面积从年的1.18万亩增长至年的6.07万亩,产值由0.2亿元增长至8.26亿元,茶产业上升态势明显。

然而,面对国内竞争激励的茶叶市场,惠州特色茶产业突破重围任重道远。为了让小茶叶成就富民大产业,当前惠州农业农村服务部门在特色茶叶种质资源保护和繁育、加工工艺提升、示范基地建设、规划与标准的制定、品牌打造等方面发力,推动茶产业走上生态、安全、品牌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路。

●南方日报记者乌天宇

特色茶叶正“出道”??

全市茶叶种植面积5年翻6倍

连日来,南昆山上细雨濛濛,对于茶农来说,这并非采茶的最好时机。不过,龙门县南昆山云尖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张伟良依然组织工人对毛茶进行了采收,“这批茶叶将被茶科专家用于制作茶样,以校验毛茶标准化加工技术。”张伟良对这次茶样结果充满期待。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山大学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张宏达首次公开表示南昆山毛茶是罕见的天然无咖啡碱茶树,从而引起了茶业人士和科研人员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yezizhua.com/dzzz/134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