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秀水,佳茗天成,毛茶盛产于广东省南昆山脉增城地带,经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鉴定表明,毛茶有特殊的饮用药理功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尚未发现的一种天然无咖啡碱的珍稀茶叶资源。毛茶叶子尖,嫩芽有一层白色绒毛,故称毛茶,也叫白毛茶、广东大叶青。毛茶具有很好的药用功效,与其它绿茶不同,由于生长在独特的地理环境,毛茶叶尖上的绒毛富含茶氨酸、茶多酚等物质,对促进人体消化、清热解毒、清血脂、稳血压、治疗积食、腹泻等有很好的药用功效。毛茶生物碱的组成,由3%~6%的可可碱代替了3%~5%的咖啡碱,不论晚上或是何时饮用,都不会影响睡眠。也因其不含咖啡碱,同样适合于老人、儿童、孕妇饮用。精制出的毛茶茶味清香、微苦带甘,保存十年以上的精制毛茶药用价值功效更高。茶从高山来,自带生态香一座茶山满屏绿,茶在云中长,云在茶中飘。派潭背阴村位于北回归线的南昆山脉群山之中,云雾缭绕、层峦叠嶂、森林葱郁,为毛茶的生长提供了凉爽湿润的生长环境,毛茶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天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处在南昆山腹地的背阴大队七星墪茶场,倚靠独特的气候水土环境制作出的西坑茶(绿茶)远近闻名。居住在派潭镇的客家人,自清初以来就有制茶传统。据《增城县志》(年版)记载,20世纪60年代初,西坑和凤凰山茶复屋,并聘请茶师制出小有名气的西坑茶和凤凰山茶。从清末民初派潭古街商贸兴旺时期,圩内八大商行之一“德和商铺”销售的茶叶、香粉等生意兴隆。圩场大兴林码头每天都有大量土特产物资运往东莞、石龙、广州等地销售。增城毛茶的传统制茶技艺流程复杂,大致分为采摘、晾干(阴干)、炒茶、晒青(焗青)、揉茶、烘焙(干燥)、翻炒(成品)等七个步骤。其中,毛茶的采摘很讲究季节和时间。采摘毛茶一般在清明前后10天,在清晨5—8时最佳。采摘时取一芽三叶,刚长出的嫩芽未受太阳强光照射,保留茶多酚与茶氨酸药用功效。早上采摘回来的毛茶嫩芽不能在猛烈的太阳下暴晒。炒茶时,要控制茶锅的温度,通过手感掌握温度和搓揉的力度。一般小火炒,锅的温度控制在30℃~50℃左右,温度过低炒不出好茶,温度太高会破坏茶叶中的养分。在炒茶过程中,要轻轻揉搓,不能搓断茶的嫩芽,随着温度升高,茶叶会变软成团,然后起锅晾干后,慢慢将茶叶嫩芽分散成条。春季要在上午10时左右或下午5时左右太阳光不强的时候晒青,暴晒会丢失茶叶的养分。茶叶晒到合适柔软时收起装好,停留几个小时焗青,在焗青过程中慢慢收敛茶叶的水分,保留茶叶的养分和香味。揉茶工序十分考究眼力、手力和经验。全程揉搓时间约45分钟,第一次揉30分钟,先不加压揉15分钟,再轻压10分钟,松脆5分钟;第二次揉15分钟,先中压10分钟,后松压5分钟,进行闷堆。焗青后第二次炒茶时间不长,掌握温度轻轻揉搓,随着温度升高,茶叶会慢慢变成深绿色,变干成条。茶叶干透后有清香茶味,起锅包装成品。铁锅深灶,文火翻炒,一篮鲜叶在制茶师傅的巧手中片片飞起,又片片落下,茶香缭绕里渐渐发生奇妙的变化。10多个小时后,凭双手使鲜活的茶叶赋予新的生命和温度。每片叶子都传递着制茶师傅手心的余温,精品毛茶由10斤青叶嫩茶经精制后出品2斤左右茶叶,毛茶是高山茶,生长期慢,每年只采摘两次,产量不高,货源少显得珍贵。经由沸水冲泡,小小地抿一口,慰藉漂泊的灵魂,还是记忆里的味道,不是酒也令人沉醉。张钰籴张钰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