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是大峡谷花草树木图鉴的下篇,也是最终篇。
别名:福寿树
趣事:桃花开,春天就到了。桃树是吉祥美好的象征,如《西游记》中的蟠桃,过生日吃的寿桃,过春节用的桃符,都具美好的寓意。
诗词典故:粉红的桃花和桃果很像女性的脸庞,故而自古以来就将桃花比作女性。《诗经·桃夭》篇那句 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刘禹锡有“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当代 作家格非的“江南三部曲” 部即《人面桃花》。
趣事:吉林省有一个县,名字即“梨树”。
诗词典故:关于梨树梨花的诗词很多, 莫过于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居易《长恨歌》的“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还有唐伯虎的“雨打梨花深闭门……晓看天色暮看云”。
别名:樱桃李
趣事:普通李树叶为绿色,紫叶李叶为紫红色,所以叫做“紫叶李”。开花在长叶在前,形似樱花,是樱花的缩小版,所以叫“樱桃李”。除叶子不同外,紫叶李的果实食用大有讲究,须待果实熟透,从树上摘下放置数天。
别名:种槭树
趣事:枫叶变红,秋天就到了。大峡谷七星寨下山手扶电梯两旁种有很多枫树,叶红似火,特别好看。
诗词典故:枫树 的一句诗是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此外,鱼玄机的“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李煜的“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都极具丰富的感情和深厚的意蕴。
别名:公孙树、白果树
趣事:银杏全身是宝,树干、叶子、果实有材用、药用、食用价值。虽然是宝但成长缓慢,这一辈种植,隔数代才会结果,所以也叫“公孙树”。银杏果色白,俗称白果,因而也叫“白果树”。
诗词典故:写银杏的诗词不少,但出名的不多。宋代葛绍体的《晨兴书所见》:“等闲日月任西东,不管霜风著鬓蓬。满地翻*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写的是银杏,也是写的自己。
别名:灯笼树
趣事:恩施地区很多道路将其作为行道树,叶子很密挡住大部分阳光,无风自凉。秋天开花时一簇簇灿烂如火,形如灯笼,所以恩施地区也叫“灯笼树”。花团锦簇,可谓“花满自然秋”。
别名:牛筋树、木姜树
趣事:山胡椒籽可以凉拌,加盐即可,十分下饭。味道和姜相似,而长于树上,故恩施地区称为“木姜子”。武陵山区还将以其籽为原料制作“三胡椒油”,吃面食加入几滴,尤其开胃。
摄影by吴徐
趣事:梅是冬天的象征,与兰、竹、菊并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诗词典故:关于梅花的诗词数不胜数,但都不出“傲寒”这一精神。梅花与雪的关系有众多论述,最有辩证性的是宋代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松树是大峡谷的标志之一。
松树往往与绝壁相互成就,*山的迎客松,大峡谷的迎客松,莫不如此。
趣事:松树树冠看起来篷松不紧凑,故而得名“松”树。
诗词典故:三国时期“建安七子”刘桢有诗句“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大峡谷的这株迎客松悬于绝壁,日日承受着峡谷中大风的侵袭,恰是此句诗描写的景象。
摄影by谌伦寿
这几株松树尚未长大,又位于小楼门,故而被游客们亲切地称为“小迎客松”。远处山凹间的小山笋是《怒晴湘西》中“瓶山”的取景原型。
看花草树木的形态变化,也看到了时间的痕迹,四季的流转。
这三期所列的花草树木只是谷中树木的九牛一毛,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亲临大峡谷一探究竟和喜欢的花草树木来一次亲密接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