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故事安仁古镇旧梦,刘氏大院的斑驳

引马江头来晚时,好风无限满轻衣

寒蝉噪月成番起,野鸭惊沙作对飞

揭揭酒旗当岸立,翩翩渔舟隔湾归

此间好景皆新得,须信诗情不可违

——文同《安仁道中早行》

走进安仁古镇

不仅是拜访千年古镇遗迹

更能看到浓缩旧社会的“收租院”

考证记录着恶霸地主深重罪孽的“刘氏大院”

一走进老街,民国风情扑面而来

小镇商铺不少,却没有过于商业化的喧嚣

沉稳而静宜,给人一种十分舒心的宁静

树人街,因建有文彩中学而得名

民国34年,大概文彩中学开学前后

刘氏家族以及部分官员乡绅集资修街

因为有学校在这里,取“百年树人”之意,

取名“数人街”

也算是当年安仁权势人物的一条“官街”

从南进入老街几步路

左右街道均是等达官贵人的公馆

只是岁月匆匆,时光荏苒

如今许多公馆或者大门紧锁

或改为商铺或改为博物馆

而刘元瑄的公馆已被改为电影博物馆

前行数十步,到了安仁中学

透过大门老远看见一座塔式建筑钟楼

文彩中学纪念亭

据说是仿照华西协合大学钟楼风格修建的

如今的安仁中学

解放前名曰文彩中学

乃是年刘文彩捐资3.5亿兴建

并刻碑明示:

学校成立之日

刘家不再对校产拥有所有权和使用权

安仁中学后门正对的德仁酒吧

原为在陈月生公馆的隔壁后花园

其门楼具有中西合璧的风格

装饰反复很是气派

旁边的小巷子德仁巷

墙上喷绘有在安仁拍摄的影视作品

再前行就是裕民街的同庆茶楼

一座外形如城堡式的洋楼

当地人又管它叫袍哥楼或者洋楼

年秋,刘文彩整合安仁镇的几个袍哥帮派

这里便是袍哥的办公大楼

街道右边就是星廷戏院遗址

如今的安仁戏院按样复原

重新演绎经典的民国风情

再现旧时安仁的繁华

一个三合院的院子内矗立的碑亭

碑体四面刻字,宝盖为顶

是由当地乡绅集资修建的万成堰纪念碑

表彰刘氏三兄弟为当地修堰开渠的义举

丁字街往左拐便是维星街

年由刘文彩和三哥刘文昭共同修建

以中间的双鱼巷口为界

北面归刘文昭,南面归刘文彩

位于维星街转弯处便是乐述言公馆

乐述言是刘湘表弟,安仁镇维星街人

单檐悬山式,小青瓦屋面

大门紧闭静静地隐匿与小巷中

行走不远就是乐自能公馆

早年乐家在公馆大门左侧办有私塾

刘湘小时候也在这里读书

“乌龙星下凡”的故事便发生在此

如今这个曾培养出一代枭雄刘湘的老学馆

已然沦落为一处旅馆

真不知道应归功于社会进步还是社会退化

心头情绪复杂,打翻了情感的酱油瓶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天上也飘落着细雨

一盏盏当街的大红灯笼亮起来了

空旷的街道上只有几个稀稀拉拉的游客

似乎听不到世间任何喧嚣

小镇的雨夜显得十分的宁静与安详

一阵清风摇曳着窗外的竹影

思绪也犹如飘洒的春雨

在寂静的夜里若有若无,细如游丝

遥想当年在秦汉时就是蜀郡重镇的安仁

时过境迁,近百年后的今天

豪门林立,、西南外滩的繁荣景象

已然不复存在

红楼梦中有诗云: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

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春宵好梦短,它乡似故乡

古镇旧梦,斑驳沧桑

到头来,是怎样的沧桑与悲凉

有些事,有些人

终究会成为过去

某些事,某些人

却会成为一个 不可磨灭的记忆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
移动app后台开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yezizhua.com/dzzz/11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