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以来,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开展了中药野外资源以及栽培资源和民间中医资源的普查。目前,中药野外资源普查基本结束。
小编在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前往丹徒区的十里长山开展野外资源普查时发现,中药材资源越来越匮乏,其重要原因是中药资源被破坏。
自然、人为原因都会造成破坏
市食药监检验中心中药室主任陈晓风告诉我们,这次野外资源普查是配合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个项目,在丹徒区宝堰、*墟、辛丰、巢凰山等地方开展的。
陈晓风说,他们曾想找出以前做过的样方点,对那个点的乔木、灌木进行比较,但此次普查却发现原来的样方点早已“沧海桑田”,有的地方被开发造房子、修路,改变用途了;有的地方植被已被破坏;有的地方强势的植被疯长,其他弱势品种无力生长;还有外来物种入侵。在样方点不断改变的过程中,中药材没有了……
“以前住在附近的人都割草烧大灶做饭,现在大家都用上了天然气,杂草疯长,中药材被覆盖在杂草下,没有了阳光雨露的滋养,这也会导致自然淘汰。”一同前往的老专家季龙宝补充说道。
陈晓风回忆道:“当年在米芾公园后山,一路上可以看到零零散散的不少棵茅苍术,这是镇江传统的道地药材,你看,现在已经一棵也看不到了。”
季龙宝说:“这可能也与野外异常干燥的气候有关,最近雨水比较少,生存条件不太好,干枯掉了。但好在它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明年气候条件好肯定会再次爆出来的。”
数月艰辛中药材普查路
在此次丹徒区十里长山的中药普查中,一路上,季龙宝边走边看,还时不时地用随身携带的锄头掀起一些植物,或者刨出陷在泥中的植物。依靠经验,他发现了中药材算盘子。这是一种开着深浅不同红色的花的中药材,形似算盘,花瓣排列得像蒜瓣。他告诉记者:“算盘子是果实入药,清热除湿,解*利咽,行气活血,主治痢疾、*疸、咽喉肿痛、牙痛、产后腹痛等。”
(季龙宝在采集中药材算盘子。孙霞摄)
(中药材算盘子)
陈晓风背着一个包,手里还拎着一个包,包里放着轨迹仪,是用来定位用的。陈晓风说,按照GPS定位,就可以知道之前所在的坐标位置,再来找就方便了。正说着,*土上的几株植物跳入了大家的眼帘。“这是*荆。”陈晓风用手指着告诉记者,*荆的果实叫*荆子,这是秋季的中药材,成熟期在8-11月,所以现在正是采收的季节。
随后,专业技术人员相继发现了20多种中药材,比如桔梗、三叶*针草、大叶紫珠、秋葵、海金沙、臭鸦椿、苎麻、泽兰……
(中药材高粱泡。陈晓风摄)
专家希望保护中药材种质资源
以前,在我市花枝桥、诈输村、丁卯桥、广东山庄等地有很多药农,那时,供销社系统有收购站负责收药材,药农一般不直接采小品种,各种中药材直接按照尺寸来。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期,中药材掌控得还是挺好的。改革开放以后,中药材被正式推向市场,一度导致“*金有价药无价”。
中药材人工栽培也陷入了急功近利的怪圈。
季龙宝说,桔梗成熟一般要两至三年,但人工栽培技术就不用这么长时间。而像人参、三七一样,都是上化肥、上农药。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策,但是具体落实上还存在不少缺陷。
总体来说,如今,中药材品种减少了,质量下降了,产量也降低了。今年70岁的季龙宝一声叹息,作为曾经的制药人,心里真不是个滋味。他表示,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仅丹徒就有多个品种,而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剩下的中药材只有多种了,常见的也只有多种。
季龙宝对记者说,他 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对中药材进行种质资源的保护。目前,医院百草园种植了种他从山上采集来的稀有中药材;他还在江苏大学药学院种植了多个品种的中药材,都是些大学生实习的常用品种。
陈晓风回忆道:“当年在米芾公园后山,一路上可以看到零零散散的不少棵茅苍术,这是镇江传统的道地药材,你看,现在已经一棵也看不到了。”
季龙宝说:“这可能也与野外异常干燥的气候有关,最近雨水比较少,生存条件不太好,干枯掉了。但好在它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明年气候条件好肯定会再次爆出来的。”
中药资源是咱们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
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
小编希望大家能够行动起来
共同将中药资源及其自然环境就地维护起来
努力让自然变得更加丰富而美好
编辑
葛钰璐
素材
金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