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药明康德VIC商业模式的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药明康德为了使得业务得到多样化发展和医药外包服务全覆盖,通过纵向全产业链布局和横向资本运作的手段在业务上大举拓展。具体而言:
-年,通过纵向拓展,打通产业链。药明康德成立多个研发实验基地、研发生产基地,积极在全产业链布局,并尽可能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比如细胞疗法、基因检测技术等。在CRO(合同研发服务领域)、CMO(合同生产服务领域)、CSO(合同销售服务领域)纵向一体化发展,在小分子、大分子、制剂等服务领域实现技术能力全覆盖。
-年,通过横向拓宽,进*生物药、生物技术等其他领域。为了能进一步掌握更多的研发工艺技术,拓宽企业的服务范围,基于雄厚的资金实力,药明康德对某一细分领域有实力的中小型公司采用并购、收购、合作组建子公司等资本运作手段,进行药明系生态圈布局,填补产业链缺口,实现医药外包服务全产业链的覆盖。比如年,收购津石杰诚,进入临床研发外包领域;年,收购百奇生物科技,旨在提高药物发现和先导化合物研究能力;年,联合复星医药、厚朴投资、光大控股收购安博生物,旨在增强生物偶联物研发能力。
药明康德商业模式成熟阶段
-年是药明康德VIC商业模式的成熟阶段。该阶段主要的活动是分拆上市、战略重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美股局势动荡。药明康德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大举投资行为被国外的投资者认为超出了医药外包企业的经营范围,太过冒险,因此不被看好,药明康德的股价也下降了20%。与此相反的是,此时的国内A股市场前景更好,表现在估值更高、流动性更强。
在年,药明康德选择了中概股回归,在美国纳斯达克退市,并将母公司按照业务拆解为三个子公司重新上市,分别在新三板、港股市场和A股市场挂牌上市。随着年子公司合全药业在新三板的顺利上市,药明康德的业务正式划分为四大业务单元:中国区实验室服务、美国区实验室服务、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合同生产服务,“药明系”布局完成。
药明康德通过“一拆三”的上市方式不仅带来了市值上的飞速增长,还带来了融资上的便利条件。借助在资本市场上采用多地上市的战略布局,药明康德进入平台化运营阶段,基于VIC(VC:风险投资、IP知识产权、CRO医药外包)的商业模式打造旨在提供“开放式生物药技术”的医疗体系服务平台。其中“VC风险投资”部分主要由药明康德的子公司通和毓承来完成,为研发项目引入风险投资,解决资金不足的困境,并通过并购、收购等资本运作手段获取高新技术和产业链布局;
对于“IP知识产权”部分,一方面平台中的专家库对新药研发项目的准确率进行专业评估、降低研发失败风险;另一方面医药外包行业由于能接触到客户的专利信息,为了得到客户信任药明康德对知识产权信息严加管理、防止外泄;对于“CRO医药外包服务”部分,药明康德通过在全产业链布局能够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给药企研发带来了巨大助力。
药明康德的VIC商业模式
药明康德之所以能够突破传统外包行业的束缚、带领国内医药外包行业从“制造”向“研发”迈进,离不开所采用的“VIC”商业模式。将该商业模式拆解来看,其中包括三个部分:“VC风险投资”、“IP知识产权”、“CRO医药外包服务”,药明康德在构建商业模式时围绕这三个目标展开。
“VC风险投资”部分主要是出于两个作用:一是成立风险投资基金和子公司毓承资本(在年毓承资本和通和资本合并为“通和毓承”),药明康德作为投资人的身份,为那些未来盈利空间大、但资金不足的研发项目提供资金,确保研发过程的顺利进行,获取创新药成功上市后的红利;二是为了能够在全产业链完成布局。由于仅靠对于前沿技术的学习太慢,药明康德选择和专注于某一细分领域的中小型外包企业通过并购、收购、建立联盟等资本运作手段将其并入药明版图中,为客户提供全产业链一体化的外包服务。
“IP知识产权”部分是商业模式中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对新药研发的成功率分析和对客户知识产权的保护上。生物医药行业有着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未来盈利空间不确定的特点。药明康德为了能够帮助客户有效降低研发失败的风险,会借助专家库对新药研发项目的准确率进行专业评估,再决定是否引进投资;此外,由于外包行业的特殊性,能够接触到客户研发的核心技术,为了取得客户的信任,药明康德对知识产权信息严加管理、防止外泄。
“CRO医药外包服务”部分是药明康德的核心。为了能够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药明康德将外包重点聚焦在“研发”上。专业化的背景和一体化的服务平台,能够解决对于医药行业中的各类药企真正的痛点和难点。并采用和客户风险共担的计费方式,将基础费用压得很低,主要赚取帮助客户新药研发成功、药品上市后的业绩分红。这种计费方式更被客户所认可,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客户研发失败的压力和风险。
药明康德商业模式基本架构
商业模式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设计思路,而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是对商业模式设计思路的具体落实。为了能看到药明康德VIC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之间的实际运转流程,本文基于Osterwalder和Pigneur提出的商业模式画布模型,
药明康德是基于VIC打造的一体化医疗体系服务平台,有效解决客户以往项目筹资难、知识产权流失严重、研发过程太过繁琐复杂等问题。商业模式的基本框架表现为,药明康德以智力资本、知识产权保护和全产业链布局为核心资源,支持四大业务单元的开展。与各类制药企业、研发机构合作的同时,与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同行业的其他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以客户内部导流、办讲座、论坛等形式作为渠道通路,向细分后的目标客户按照各自的需求传递“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的价值主张。药明康德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四大业务单元的外包服务,成本中费用类占比较大,体现在对人才的激励、薪酬、咨询费等的上涨。
药明康德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分析
为了能够更具体地分析药明康德的商业模式构成内容,本文选择借助Osterwalder和Pigneur提出的商业模式画布模型,并将其中的九要素按照对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不同作用归纳为战略制定、运营管理和盈利管理三个层面,对药明康德的商业模式展开分析。
价值主张。药明康德主张“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瞄准了医药外包细分领域,利用差异化竞争战略打造VIC一体化研发平台。和同行业其他公司相比,药明康德除了常规业务外,还能为客户解决研发前期投资不足、研发项目可行性评价、知识产权保护、全产业链研发等服务,提供质量更高、更周到的服务和产品,形成降维打击。
药明康德的客户群覆盖大型药企、新药研发机构、生物科技公司和小型创业团队,充分挖掘潜在的市场。药明康德根据订单的利润状况将客户划分成不同的群体,利用不同的合作方式。面对高净值客户如全球排名前二十的大型制药企业,通过提供全面及定制化的服务来保持高粘性;面对普通客户,药明康德实施“长尾战略”,实现客户资源的内部导流。具体而言,得益于全产业链平台型模式,药明康德能够在分子的各个阶段接触到客户,提高订单的获取率,并推动订单不断沿着产业链向前滚动,将单个的订单价值放大,形成滚雪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