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植物园

下午和同伴们去植物园了。

初到时觉得很荒,和武汉中山植物园的氛围很不一样,后来才知道这是北园,北园是老园区,是中国中、北亚热带的植物研究中心,没有南区那么偏重休闲游览。于是目之所及一片茫然,除了少数本就认识或有标牌的树,其他都只是…“植物”而已。直到跟了一批学生,听她们的老师像介绍朋友一样说着眼前这些树的前世今生,才觉得它们纷纷活起来,或者说是被“照亮”了。比如老师会说这棵树的长势与去年有什么不同,这棵树的叶子到了什么时候 看,这棵树在哪座山上也有云云。他捡了一根树枝给同学们指植物,也捡落叶和果子给她们讲解,如数家珍,语气里带着爱意。拉了一个女生问她是什么专业的,对方说是风景园林专业,过来这边实习,原来如此。所以老师才很注重讲解这些树木在四季的变化,可以种在路边还是只适合放在植物园里等等,得在设计之初始就考虑到之后植物在景观中的种种可能变化。同萌觉得这个专业太注重实际了,我却觉得很好,既诗意又有用。也很希望可以把这些,与喜欢的人分享。

油茶

茶梨

紫珠

…同心圆◎

某种珍稀植物,说可以引进到城市里挂个牌子。

后来被同萌弄丢的“灵芝”,是我画的噗。

大叶忍冬

落羽杉和水杉

摸一摸绒绒的落羽

结了小果子

南京 的一棵光皮树,据说非常适合提供给盲人触摸,很多有香味的花树的设置也是为了盲人考虑的。南区有个盲人植物园,之后想去看看。

年轻一点的光皮树,手感更细腻。

其实记下这些,到后面也很容易忘掉。但认得植物的名字,仍旧是一件快乐的事,下次如果再见,就很容易“他乡遇故知”。即使会说“诶我忘记你叫什么了”,多认两次也总会记得了。同萌并不很注重这个,她说重要的是跟谁一起,风景也是有感情的,还有自己的心情。认同。但像上面这样初识与再见的过程,既有新的认知,又有旧的重逢,会让我得到更深的体验,而不只是从表面掠过。

总之,算是体验了一会儿风景园林专业学生上课的状态,脑补了另一种生活。后来跟同伴说你看她们学这些好开心,还可以出门考察,同伴笑说她们回去也得写论文,是哦。我又说你看学这个专业以后出门还能跟女朋友装装逼(至少适用于我这种好奇心重求知欲强尤其爱好命名和指认的人),你学文学的能干嘛。同伴说干不了什么,没用。哈哈。也没有,比如好看的《万物的签名》就用了很多植物学知识,比如你可以写一个故事,借鉴风景园林的设计观对文本进行布局,然后等着后人过来做比较研究这样,嘻嘻。不过这种热度也就维持了不到一个小时,我们终于还是“逃课”自己去逛了,聊了些关于树与灵*,有的没的东西。而且之后终于还要回到自己的那篇深海,吸一口气,潜下去。

就像人与人之间的深深浅浅。

如果我们是树,向上生长时给彼此留出空间,枝叶不相触碰,根却仍然是紧紧交缠的。你知道,人也不并总是只有表面的生活,甚至有些人的生活,大部分都不是在表面上。

那么若是不能一起穿越这条街,也还是可以共同感受这光照,静静听风与我们之间的声音;在地底跨越时空,握手,或者拥抱彼此。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
中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yezizhua.com/dzyf/6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