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中你有没有在黄杨上见到过这种情况?枝条和叶片干枯失水,枯黄死亡?在高温多雨的季节,发生尤为严重,这就是黄杨枝枯病,近年来十分普遍,该如何防范?一起看看吧!
黄杨枝枯病的危害表现:
病害特点是发病猛,传染速度快,对绿化效果影响大。发病初期在个别枝条上的叶片出现青干失水,继而整个枝条和全株叶片呈失水干枯状。发病后期叶片呈黄白色,严重时整个植株枯萎死亡。
黄杨枝枯病的发生规律:
病菌多从根部伤口侵入,也可从其他部位直接侵入植株。一般5月中旬开始发病,七八两月为发病高峰期,有的植株从发病到死亡不超过一周。
大叶黄杨枝枯病大面积扩散危害的外部因素有两个,一个是高温,另外一个是多湿。如果是高温干旱的话,表现为叶片枯黄,此时及时浇水可以缓解过来。但若再加上多湿这个条件,则病菌会借助风雨或者灌溉水通过枝干皮层缝隙进行大面积传播,在不透风密闭以及高温下迅速传染至整株,成片枯死。如果在栽植时未做任何排水措施,导致后期根部积水发黑,将会加重染病趋势。
黄杨枝枯病的防治技术:
1、加强疫情检查,严防带病植株进入非疫区;
2、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栽培地应保持湿润,但不能积水;
3、如发现患病植株应及时将病株拔除并烧毁,栽培地及时使用杀菌剂消毒杀菌,对于未患病的植株,可及时使用淇林仕勋加岁语喷施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