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通过人工赋香的方法

易武曼撒出产的薄荷塘普洱茶生茶以滋味清凉为最显著的特点而受到普洱茶生茶爱好者的追捧。

那能不能用天然薄荷叶窨制古树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使其具有薄荷塘云南大叶种晒青茶的特点呢?

古树普洱茶生茶

多知一二出于兴趣,通过小实验进行了尝试,现将实验情况分享给大家。

1、实验目的:验证能否通过人工干预,采用赋香方法,研究薄荷塘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与人工赋香的古树云南大叶种晒青茶的区别。

2、实验材料:薄荷塘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中小树茶)35克,古树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克,新鲜天然薄荷叶老叶10克,新鲜天然薄荷叶嫩叶10克,储茶小罐4个,精度0.01克电子秤一台。

小储茶罐

3、实验主要方法:窨制,盲样比对。

4、样品制备:

(1)将古树云南大叶种晒青茶用电子秤称量,按25克每份分为4份,分别放入4个储茶罐;

(2)称量1克、3克天然薄荷叶老叶分别放入2个储茶罐进行窨制,并编为1、2号;

天然鲜薄荷

(3)称量2克、4克天然薄荷叶嫩叶分别放入剩下2个储茶罐进行窨制,并编为3、4号;

(4)将放入古树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和天然薄荷叶的储茶罐密封10天,打开储茶罐,让其自然散发5天后密封。

(5)由不参加感官审评人员用电子秤每个样品称量8克,将薄荷塘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中小树茶)两个样品及1至4号样品作为盲样重新分别编为1至6号。

(6)用电子秤称量薄荷塘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中小树茶)8克,作为对照样,编号为0号,为明样。

完成样品制备。

5、感官审评:

普洱茶晒青茶的感官品质特征审评,主要从外形和内质两方面进行评价,其中外形包括条索、色泽、整碎、净度四个指标,内质包括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四个指标。

根据实验目的,拟采用对比审评的方法进行审评,普洱茶晒青茶的感官品质特征指标及指标体系不能满足审评要求,需单独制定一套简单的审评指标、指标体系及审评方法。

(1)感官审评指标及指标体系建立:根据对比评审需求,选取以下指标构成感官审评指标体系:干茶嗅香、香气风格、滋味特征。

(2)对比审评描述:无差异、无法确定、微有差异、有显著差异。

(3)审评人员要求:筛选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人员作为审评人员。

(4)审评人数:3人及以上人数的单数。

(5)单项统计方法及综合评定:略

(6)与综合评定对应的审评结论:无差异、无法确定、微有差异、有显著差异。

按照以上审评指标、指标体系及审评方法进行对比审评,由于是出于兴趣,由笔者及两位爱好普洱茶的朋友审评。

6、感官审评情况

通过与对照样品0号比对,1号样品、5号样品有显著差异,3号样品微有差异,4号样品不确定,2号样品、6号样品无差异。

经不参加感官审评人员公布样品情况,2号样品、6号样品为薄荷塘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中小树茶),4号样品为加入1克天然薄荷叶老叶窨制的样品,3号样品为加入2克天然薄荷叶嫩叶窨制的样品,1号样品为加入3克天然薄荷叶老叶窨制的样品,5号样品为加入4克天然薄荷叶嫩叶窨制的样品。

7、结论

通过实验,运用人工干预,采用赋香方法,确实能改变古树云南大叶种晒青茶的某些风格特征,但不能做到和薄荷塘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完全一致的风格特征。

即使是微有差异的3号样品和不确定的4号样品也只是某些方面形似而神不似。

比如由于窨藏,薄荷叶中的致香物质薄荷醇等转移到古树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中,但由于薄荷醇易挥发、微溶于水,因此头几泡清凉感比较突出,但几泡后清凉感急剧消失。

特别薄荷塘云南大叶种晒青茶清冽凉爽的滋味,充斥口腔、喉部、鼻腔,充溢、持久、绵长的特点难于模仿。

8、几点启示

(1)不同地域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的风格特征是由生态和环境决定的,要通过人工干预、赋香的方法使一般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完全具有某一特定地域的风格特征,是不可能的。

(2)云南普洱茶之所以受到普洱茶爱好者的喜爱,在于其自然生态,绿色安全,浑然天成,这也是其生命力之所在。

(3)如果用天然植物香料进行人工赋香,使普洱茶具有独特的风格,这样的产品就不叫普洱茶了,而应该成为新的产品类型,如市面上己有的柑普茶。

(4)笔者并不排斥用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要求的天然植物香料对普洱茶进行人工赋香,但需在产品说明中予以标明,让消费者自主选择。

9、其它

由于笔者和朋友品鉴普洱茶的能力有限,以上方法和结论不一定科学、准确。

欢迎大家斧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yezizhua.com/dzyf/108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