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天、雪见、龙葵、紫萱、徐长卿……忽然记起《仙剑三》中的主角名字,听上去古色古香,很符合古典小说的味儿。不看不知道,这些好听的名字竟然是中药名!那些中药材名,念起来口齿生香,可以入诗,可以入词。
古有辛弃疾《定风波》:“山路风来草木香,雨馀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堤防风月费篇章。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其中用到的中药名就有木香、禹余粮、石膏、防风、常山、栀子、海藻、甘松。
近有周杰伦《本草纲目》歌词:“如果华陀再世,崇洋都被医治,外邦来学汉字,激发我民族意识。 ,决明子,苍耳子,还有莲子,*药子,苦豆子,川楝子,我要面子。……山药、当归、枸杞GO,山药、当归、枸杞GO……”提到的中药名就有十余种。
这么多好听的中药名字,每一味背后都是故事,总有一个让你美到心醉!
有人物故事的中药名
徐长卿徐长卿能治*蛇咬伤,民间叫蛇痢草。相传在唐代贞观年间,李世民外出打猎被*蛇咬伤,御医束手无策,多亏了民间医生徐长卿的“蛇痢草”几天就治好。于是李世民赐名说:“是徐先生用这草药治好了朕的病,既不知名,那就叫‘徐长卿’吧,以免后人忘记。”
刘寄奴寄奴这个名字颇有古意,它是宋武帝刘裕的小名。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名句:“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指的便是刘裕。刘裕因偶然发现这个“生江南,茎似艾蒿”的野草刀枪箭药,一敷即愈,于是药唤“刘寄奴”。
何首乌何首乌又叫夜交藤,因为它的藤牵连交缠,故名。何首乌能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相传汉朝顺州何田儿老来无子,服用此药后须发皆黑,老来得子,寿皆百余岁,故将此药取名“何首乌”。
使君子这名字,让人想到翩翩君子,玉树临风。此物味甘气温,既能杀虫,又益脾胃,敛虚热而止泻痢,为小儿诸病要药。相传北宋年间,潘洲有位叫郭使君的郎中,精通医道,乐于救助穷苦百姓,其无意中发现这种果实能治疗小儿虫积、疳积,效果极好,医家便以此药称“使君子”。
紫萱紫萱,也就是耳熟能详的忘忧草,其实就是*花菜。嵇康《养生论》云:“萱草忘忧”。据《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居北堂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忙,从此世人称之为“忘忧草”。其入药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
以色香味状命名的中药
紫苏紫,以其叶背色紫而名;“苏性舒畅,行气和血,故谓之苏”(《本草纲目》)。主要根据颜色和功用而得名。根据其药用部位不同,又有“紫苏叶”、“紫苏梗”和“紫苏子”之名。
白头翁白头翁有清热解*、凉血、明目、消赘的功效《唐本草》说:“白头翁,其叶似芍药而大,抽一茎,茎头一花,紫色,似木堇花,实大者如鸡子,白毛寸余。正似白头老翁,故名焉。”
木蝴蝶又名千张纸、兜铃、磊刀树、三百两银药、玉蝴蝶等等。木蝴蝶花冠大,紫红色,果长而大,似船也似剑,种子似白色蝴蝶,故名。具有润肺、舒肝、和胃、生肌的功效。
重楼又名七叶一枝花、七叶莲、铁灯台,因为七叶轮生顶部开一支*绿色花朵而得名,算是植物中的异类,能清热解*、消肿止痛,中医有“七叶一支花,百*一把抓”之说,对虫蛇咬伤、无名肿*均有效。
好听的中药名还有许多,灵仙,杜若,苍术,豆蔻,玉竹,川穹,佩兰,神曲,莲心,苁蓉,蝉衣,青黛,伏苓,忍冬,辛夷,续断,紫珠,空青……多的都数不过来。小编盘点的只是冰山一角,若有兴趣,去翻一翻《本草纲目》那些名目众多的中药名,在醉人的美名里感受传统中医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