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点之总论

中药总论

01

曾经考过的著作

①《五十二病方》载药余种之多,医方多个

②《本草经集注》首创诸病通用药

③《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 部官修本草

④《本草拾遗》作者陈藏器,“十剂”分类法的出处

⑤《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世简称《证类本草》)作者唐慎微

⑥《本草衍义》作者寇宗奭,最早将四气改为四性。最早提出按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疾病新久决定药量。

⑦《本草品汇精要》是我国封建社会 一部大型官修本草

⑧《神农本草经疏》作者缪希雍

⑨《白猿经》首记载乌头碱的结晶

⑩《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

02

炙法

方法

目的

举例

蜜炙

增强润肺止咳功能

百部、枇杷叶、桑叶、款冬花等

酒炙

增强活血功能

引药上行

降低催吐作用、降低*性

矫味矫臭

增强苦寒之性

川芎、当归、牛膝等

*连、*芩等

常山

五灵脂

大*等

醋炙

入肝经而增强疏肝功能

增强止痛功能

降低*性

矫味矫臭

香附、柴胡等

延胡索

甘遂、大戟、芫花、商陆等

五灵脂

盐炙

引药入肾和增强补肾作用

杜仲、*柏等

姜炙

增强止呕功能

半夏、竹沥等

03

五味

作用

举例

能散、能行

发散、行气、行血

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

能补、能和、能缓

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

滋养补虚、消食和胃、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药物

能收、能涩

收敛、固涩

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

能泄、能燥、能坚

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

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散寒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

能下、能软

泄下通便、软坚散结

润下通便、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

能渗、能利

渗湿利小便

有些利水渗湿的药物

与酸味作用相似,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

04

升降浮沉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

05

配伍内容

七情

含义

举例

单行

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

独参汤,即单用一味人参

提高

疗效

相须

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

麻*配桂枝,能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

相使

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

*芪配茯苓,治脾虚水肿,*芪为健脾益气、利尿消肿的主药,茯苓利水渗湿,可增强*芪益气利尿的作用

减轻

*性

相畏

一种药物的*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

半夏畏生姜,甘遂畏大枣,熟地畏砂仁,常山畏陈皮

相杀

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的*副作用

生姜杀半夏*、羊血杀钩吻*,金钱草杀雷钩藤*,麝香杀杏仁*,绿豆杀 *,生白蜜杀乌头*,防风杀砒霜*

减效

相恶

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

人参恶莱菔子,生姜恶*芩,吴茱萸恶甘草

增*

相反

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或增强*副作用

“十八反”,“十九畏”

06

配伍禁忌

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诸参(南北苦*,人沙丹西玄)

十九畏

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最怕密陀僧

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妊娠用药禁忌

慎用药

主要包括活血化瘀药、行气药、攻下导滞药、药性辛热的温里药以及性质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牛膝、大*、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

禁用药

是指*性强的药、作用峻猛的药以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物,如 、牵牛、大戟、商陆、麝香、水蛭、斑蝥、三棱、莪术、雄*、砒霜等

煎煮方法

分类

目的

药物举例

先煎

主要指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一些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

如磁石、生石膏、瓦楞子、龟甲、鳖甲、龙骨、牡蛎等

此外,*副作用较强的药物久煎可以降低*性

如附子、乌头等

后下

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

如薄荷、青蒿、香薷、木香、砂仁、沉香、白豆蔻、草豆蔻

此外,有些药物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也能破坏其有效成分

如钩藤、大*、番泻叶等

包煎

主要指那些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

如蛤粉、滑石、青黛、旋覆花、车前子、蒲*及灶心土等

另煎

(另炖)

指某些贵重药材,为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应单独另煎,即另炖2~3小时

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麝香、鹿茸等

烊化

(溶化)

指某些胶类药物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药物

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鳖甲胶、鸡血藤及蜂蜜、饴糖等

泡服

(焗服)

指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易破坏药效的药物

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

冲服

某些贵重药,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

如麝香、牛*、珍珠、羚羊角、西洋参、鹿茸、人参、蛤蚧等

根据病情需要,提高药效

如用于止血的三七、花蕊石、白及、紫珠草、血余炭、棕榈炭及用于息风止痉的蜈蚣、全蝎、僵蚕、地龙和用于制酸止痛的乌贼骨、瓦楞子、海蛤壳、延胡索等

某些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有效成分难溶于水

如雷丸、鹤草芽、朱砂等

某些液体药物

如竹沥汁、姜汁、鲜地*汁等

煎汤

代水

防止与其他药物同煎使煎液浑浊

如灶心土等

某些药物质轻,用量多,体积大、吸水量大

如玉米须、丝瓜络、金钱草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yezizhua.com/dztx/48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