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孤松独秀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多年前,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致力于唤醒民智、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组织、发动工人运动,留下了不朽的革命足迹。4月23日,中建-大成小瓦窑产业园项目青年员工走进五四运动革命活动旧址,探寻红色血脉代代传承的历史和现实,重温百年峥嵘。
南陈曰民主,曰科学,风骨在兹,有芒毕露
东城区箭杆胡同20号,是《新青年》编辑部北京旧址。年,陈独秀带着他所主编的《新青年》入驻这里,随着一批中国近代文化先驱的加入,《新青年》也成了五四运动的急先锋,指引蒙昧无知的旧中国走上救亡图存的崭新道路。
在青砖灰瓦的小院子里,“《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标牌十分醒目,项目青年认真参观了“历史上的《新青年》”和“陈独秀在北京”两个专题展,通过陈独秀、李大钊编辑《新青年》时往来的书信、编者作者之间的通信手札等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项目青年了解了陈独秀的基本生平和在京期间的主要活动与历史作用,深刻感受到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初心和使命,为《新青年》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所震撼。项目青年还使用油印亲手印制了第一版《新青年》封面,深刻体验红色文化。
北李是铁肩,是妙手,心胆所向,无坚不摧
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一座三合院,古朴静谧。“*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年春至年1月,李大钊和妻儿曾在这里生活了近4年。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短暂的一生只有38年,却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卓著功勋让历史和人民永远铭记。项目青年先后参观了李大钊同志的“播火者——李大钊革命思想与实践”专题展览、其与家人的生活起居环境等,深入了解了他在中国共产*创立中为中国革命事业所做的突出贡献,深刻体悟到革命英烈伟大的奉献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清廉的革命情怀。
千年思想变革,由斯楼始也
沙滩路口西北角,五四大街29号,一座百年建筑见证着一个国家的风雨沧桑,见证了一个民族的觉醒年代。这里是北大红楼,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南陈北李、毛泽东等革命先锋者齐聚这里,扛起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大旗,在绝望中撕破无边的黑暗,让所有苦闷不已,救国无门的中国人,看到了曙光。
走进红楼,项目青年就像走进了百年前的历史时空,仿佛听见了北大爱国师生唤起民族觉醒的呐喊声、中国革命先行者们寻找救国道路的脚步声。项目青年认真参观了图书馆主任室、第二阅览室、五四游行筹备室等复原场景,以及“光辉伟业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等。通过观看一个个历史场景、一件件书报实物,大家全面回顾了解了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重要历史事件,深刻感受到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进一步深入领会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凝聚起同心筑梦的积极力量。
五四精神不死,看我辈继之
以北大红楼为代表的中国共产*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如同一座座丰碑,镌刻着一代代爱国知识分子追求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的不朽功勋,也激励着后人沿着前辈的足迹接续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百年前,五四青年挺身而出、奋起抗争,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留给我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通过本次重走五四路线,感受百年峥嵘,项目青年纷纷表示,我们一定继承先辈们矢志不渝、不懈奋斗的优良传统,立足本职岗位,在新的奋斗之路上砥砺前行,传承五四薪火,赓续红色血脉,做新时代的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