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20608/10959753.html
环境之变
在蓬江区紫茶小学公汽站,崭新的电动公交车不断进出。为更好地实现绿色出行,今年以来,江门加大购置纯电动公交车力度,市区纯电动公交车数量约占公交车总量的80%,预计到明年将达到%。
今年以来,江门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公交车的电动化是其中一个小切片,在这一年内,江门高效推进节能减排,主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彻底告别了“燃煤锅炉时代”;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共和镇、古劳镇、睦洲镇等6镇成功上榜年广东省森林小镇名单;生活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釜山公园、龙溪湖公园等13个综合性公园初步完成提质改造。
如今,侨乡的面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宽阔大气的城市道路、整洁有序的背街小巷、花树掩映的景观绿化……越来越高的颜值,正给这座城市的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幸福感。
●南方日报记者郑琦*烨倩
通讯员尹烁哲
节能减排
全市家“散乱污”企业完成整治
今年7月,北街(联营)发电厂停用最后一台燃煤锅炉。该发电厂副厂长李和逸说,“我们此前共有3台燃煤锅炉。经过置换后,目前已经全部改用天然气。”
随着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北街(联营)发电厂燃煤锅炉的关停并改燃清洁能源,江门主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燃煤设施已全部停止使用高污染燃料,或改燃清洁能源,彻底告别了“燃煤锅炉时代”。
加强禁燃区建设、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是江门铁腕推进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淘汰,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必然要求。为此,该市铁腕推进主城区内化工、玻璃、制革、造纸、陶瓷等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的搬迁改造,空气质量有了明显好转。数据显示,年,该市综合污染指数同比下降9.3%,改善幅度全省第二,6项污染物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燃煤锅炉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烟尘是导致大气污染的原因之一。江门市生态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10月,江门市生态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7万多人次,检查企业1.7万多家次,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宗,罚款.1万元。“目前,全市台生物质燃料锅炉整治任务全面完成,家‘散乱污’企业整治任务已完成,主城区内家化工、玻璃、制革、造纸、陶瓷生产企业完成关停搬迁。”
在此基础上,江门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今年制定了《江门市打赢蓝天保卫战强化措施及分工方案》,针对工业源治理、移动源治理、面源治理、加强大气网格化管理、加强大气环境管理等5个方面制定了19条强化措施。
以工业源治理为例,《方案》提出年6月底前要完成80家县级重点监管企业VOCs(挥发性有机物)“一企一策”综合整治,年9月底前完成家新增企业VOCs“一企一策”综合整治,年6月底前,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完成清洁能源改造等。
现在的江门,蓝天白云下碧波荡漾,很多市民和游客在西江边、城央绿道里散步、骑行或小憩,欢快的笑声回荡在侨乡。“这几天空气特别好,在东湖公园里走三四圈心情特别舒畅。”市民杨伯说。
添彩增绿
省级森林小镇数量已达15个
在江海区龙溪湖边,错落栽种的宫粉紫荆、紫花风铃木、凤凰木、桂花等逢时绽放;滨江大道江顺大桥底,绿地边上的细叶榄仁、落羽杉、矮蒲葵日渐茁壮……行走侨乡大地,一幅生态秀美、绿意盎然的动人画卷正徐徐展开。
年10月,江门市获评“国家森林城市”。此后,该市以深化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为抓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嬗变:森林公园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乡镇被评为省级森林小镇,自然生态文化教育场所不断增多……据统计,目前,该市森林覆盖率达45.0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88平方米,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出门米见绿、米见园”的愿望。
绿树婆娑、溪流激荡;未见其踪,先闻其声。去年,恩平响水龙潭省级森林公园通过了评审。从前的郊野摇身一变成为恩平市民喜爱的游览休闲好去处。顺着蜿蜒的盘山路一路向上,两边的山体上分片区种满了簕杜鹃、大叶紫薇、凤凰等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走到尽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数十米高的瀑布,这便是公园的最佳观景点。家住恩平市区的梁小姐被朋友圈的美照吸引了,带着男朋友前来一睹风光,“这里真的很美,值得一游!”
建设更多森林小镇同样是江门打造绿色城市的重要抓手。近日,鹤山市共和镇、古劳镇、新会区睦洲镇、开平市塘口镇、恩平市牛江镇、开平市百合镇等6镇成功上榜年广东省森林小镇认定名单。目前,江门市已拥有15个“广东省森林小镇”。
除了森林公园和森林小镇的建设之外,江门还从人居环境提升、绿色廊道建设、生态绿色屏障提升、生态敏感区保育、森林植被恢复等多个方面着手,将城市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有机结合。例如,该市新建、改造了不下千个林荫停车位,不仅遮荫,还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吸收汽车尾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为了留住“绿水”,江门出台《让五邑河更美行动方案》,同时以碧道建设为抓手,落实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安全提升、景观与特色营造、游憩系统构建等五项重点任务,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推动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确保河湖治理全面见效。
天沙河岸,绿树成荫,花红似火,鱼儿在水中欢快畅游,市民沿河漫步,休憩闲聊,好不惬意。“我一直在江门生活工作,始终最喜欢江门的环境,绿化很漂亮,而且很有自己的特色。”退休工人刘卫国说。
以人为本
13个综合性公园完成初步提质改造
近日,连接蓬江、江海两大主城区的釜山人行天桥二期工程合龙。
此项工程是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打造全市城市品质提升示范区的重点项目之一。江海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釜山人行天桥只是“江海云道”的一部分,待“云道”全线完工之后,可使城央绿廊内的“四园”(釜山公园、白水带公园、体育公园、儿童公园)互联互通,为市民提供一体化的休闲配套空间。
“周末的时候,经常不知道带孩子去哪里玩。听说江海云道到时候会连接起4个公园,以后不用开车也能玩很多地方了,很方便!”家住蓬江区竹排街的陈女士十分期待“四园”贯通。
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生活圈,江门不断推动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向纵深发展。今年来,江门主打融合推进城市品质提升与城市形象塑造,强化主要节点的景观设计,构筑“侨乡人文名邑、山水宜居城市”城市特色风貌,突出蓬江中央活动区、江海城央绿廊、新会中心园林区三大片区的景观提质,重点打造十大城市精品工程,如城市中央活动区、儿童公园、东湖公园升级改造、历史街区活化利用等项目。
“近两年,我们主要从点、线、面上对城市园林绿化进行改造提升,以增色添彩为主题,通过增加公园设施、拆围透绿、疏林草地、口袋公园、慢行道建设等措施,推动公园与城市高度融合,提升公园绿地的文化内涵和游园的便捷性,为市民提供优质便利的公共休闲空间。”江门市城管局园林科相关负责人表示。
位于蓬江区中央活动区的东湖公园便是园林绿化提升改造工程中的典范。规划缓跑径,打造生态花溪、瀑布景观,增设书吧、儿童活动区……完成六大景观提升专项之后,东湖公园北园区的阳光疏林草地景观初显。周末的公园里,有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到草地上野餐、看书。
位于郊区的城市综合性群星公园近日也有了新变化。“除了栏杆是新的,我发现沿途也多了几个厕所,间隔距离合理,再也不用为找厕所而烦恼了。”夏先生是江门市公安边防支队新会大队的一名官兵,当天到群星公园正是参加一场健走比赛,他告诉记者,自己每年都会到群星公园参加健走活动,这次来这里健走就发现整个配套都升级了。
“从8月13日起,我们开始实施环湖路路灯改造工程,维修灯杆和更换灯头个,解决市民反映的环湖路照明不足的问题。”蓬江区公园管理所所长容秀强表示,群星公园的提质改造工程以完善基础设施配备为主,同时强化公厕配套,在环湖路沿线新增了3处卫生间。
当前,江门市城管部门正对全市所有公园设施进行普查,计划明年完成19个大型公园的公共设施配套整治提升。其中,釜山公园、龙溪湖公园、东湖公园、北园公园等13个综合性公园已经初步完成提质改造。另外,今年还新建了西江外滩湿地公园、白水带体育公园、江湾公园3个公园和12个口袋公园。
■计划
19条强化措施推动空气质量改善
近日,江门制定印发了《江门市打赢蓝天保卫战强化措施及分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力以赴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确保完成—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方案》针对工业源治理、移动源治理、面源治理、加强大气网格化管理、加强大气环境管理等5个方面制定了19条强化措施。
在水体治理方面,江门下阶段将全面实施“让广东河湖更美”大行动,系统推进防治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保护水资源、保障水安全、管控水空间、提升水景观、弘扬水文化8项重点行动,大力推进碧道工程建设,打好组合拳,打赢攻坚战,积极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奋力建设“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丽侨乡。
在城市品质方面,江门共安排“八大行动”项目项,总投资约亿元,其中年度计划投资约亿元。截至10月底,全市累计完成投资约.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9.1%。
■样本
从“拆围透绿”到搭建群众舞台
园林建设向“城人共美”生态共享理念转变
从东湖公园的北门进,周末的疏林草地上,人们或坐着闲聊、看书,或手牵手散步林中。“市区中心很难得能有这样一块能躺能坐能散步的草地,周边还有大树遮阴,舒服。”家住附近的周先生常带着家人到东湖公园里散步,公园提质改造后,他来的次数更多了。
从年前的荒山农田蜕变成今日的城央绿地,东湖公园的建设背后,是一座城市建设理念的转变,是江门朝着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生活圈的缩影。园在城中,城在园中,东湖公园只是点缀这座园林城市的众多公园之一。
园林建设提供更多休闲舒适公共场所
“年以前,这里是后门山,那片是水田,旁边是我们村……”站在东湖广场上,年近七旬的东湖公园管理所“老所长”翁苟指认着眼前景物的过去模样。他是土生土长的“老江门”,家住东湖公园边上,亲历着东湖公园从荒山、农田的郊外之地,一步步成长为今日江门市中心的“城市之肺”。
上世纪50年代,伴随城市公共设施大建设,东湖公园应运而生。“那时候,每一位江门人都参与到公园建设的义务劳动中去。当时的条件落后,没有大型机械,都是靠大家一把锄头一把铲开挖出来的。谈起东湖公园,我们这一辈老江门人都怀着深厚的感情。”回忆起当年,翁苟有些激动。
年,东湖公园在原有基础上扩建了北园区,原来的商业用地被置换用于园林建设,使其成为如今市民热衷前往野餐、散步的绿地。“有了北园区以后,市民的公共活动空间更大了,这是为民为百姓办的一件大实事。”翁苟说,“东湖公园的建设是江门城市建设的缩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年7月1日,东湖公园迈入“免票时代”,日均人流量过万,年均入园超万人次。为进一步提升市民游客的体验,近两年,东湖公园先后实施了北门的“拆围透绿”工程、北园区的品质提升工程。
“在北园区,我们今年重点改造了植物景观、打造了东湖阳光疏林草地,共提升了6处景观:园区绿化改造、整体缓跑径建设,生态花溪建设、大瀑布绿化景观建设、竹园景观建设、书吧和儿童活动区建设。”东湖公园管理所所长苏达明表示,公园的品质提升二期工程侧重于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舒适的公共场所。
根据《江门市东湖公园景观提升工程》规划,未来,北园区将打造北园自然观景区,外湖区打造外湖娱乐活动区,内湖区打造内湖游览休息区。
共建共享让市民享受更多城市发展成果
今年国庆期间,东湖公园北园广场异常热闹。童声合唱、古筝合奏、粤剧表演、太极表演……精彩节目轮番上演,现场人气爆棚。“这是东湖公园首次举办群众文艺汇演。活动发布后,市民们踊跃参与,共有50多个节目报名。”东湖公园南粤百园庆国庆活动负责人李丹婷介绍。
“退休以后,唱粤剧成为了我唯一爱好,很感谢东湖公园给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73岁的*女瑜常与一班好友到东湖公园里唱粤曲,今年国庆她也报名参加了群众文艺汇演活动。
“以前,我们建公园的时候,更多时候注重的是景观建设,尤其是建筑景观的规划。如今,园林绿化提质讲究的是增绿添色,以共享生态发展成果的理念,为市民的休闲娱乐搭台,给他们‘唱大戏’的空间,比如今年新增的儿童活动区和书吧。”苏达明说,“何谓‘城人共美’,就是要让更多市民有机会享受城市品质提升成果。”
近年来,以人为本的园林建设理念渐显于江门城市品质提升的每一个角落里。社区街角里错落的“口袋公园”、城郊近山的森林公园、衔接城乡的环带绿廊……江门逐步构建了以大型公园景区为龙头、综合性公园和镇街公园为骨架、以田园风光公园为特色、村居公园全覆盖均衡分布、城乡绿廊有机串联的市域公园体系。
数据统计,江门全市现有公园个,其中包括城市综合性公园70个、森林公园81个、湿地公园13个、镇街公园64个、村居公园个。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城市品质提升和公园城市建设,在规划、建设、管理中,逐步解决设施不足、使用不便等问题,提升园林绿化档次,持续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品质提升。”江门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公园建设是重要的惠民工程,也是展现城市形象的窗口。”苏达明说。
数读
年1—11月,全市劣V类水体比率同比下降了14.2%,达标水体比率同比上升了16.9%,优良水体比率同比上升了20.3%。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5.0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88平方米。
江门市已启动建设29个森林小镇,其中已有15个镇(街)被认定为“广东省森林小镇”。
截至10月底,江门累计已完成投资3.28亿元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