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药middot收敛止血药之仙鹤草

止血药

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功效,主要用以治疗各种出血病证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止血药入血分,因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故本类药物以归心,肝、脾经为主,尤以归心、肝二经者为多。止血药均具有止血作用,因其药性有寒、温、散、敛之异,故本章药物的功效分别有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之别。根据止血药的药性和功效不同,本章药物也相应地分为凉血止血药、温经止血药、化瘀止血药和收敛止血药四类。

止血药主要用治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以及外伤出血等体内外各种出血病证。

由于出血之证,其病因不同,病情有异,部位有别,因此在使用止血药时,应根据出血证的病因病机和出血部位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止血药,并做必要的配伍,使药证相符,标本兼顾。如血热妄行之出血者,宜选用凉血止血药,并配伍清热泻火、清热凉血药;阴虚火旺、阴虚阳亢之出血者,宜配伍滋阴降火、滋阴潜阳之药;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者,宜选用化瘀止血药;虚寒性出血,宜选用温经止血药或收敛止血药,并配伍益气健脾、温阳药。根据前贤“下血必升举,吐衄必降气”之论,对于便血、崩漏等下部出血病证,应适当配伍升举之品;而对于衄血、吐血等上部出血病证,可适当配伍降气之品。

“止血不留瘀”是运用止血药必须始终注意的问题。而凉血止血药和收敛止血药,易凉遏恋邪,有止血留瘀之弊,故出血兼有瘀滞者不宜单独使用。若出血过多,气随血脱者,则当急投大补元气之药,以挽救气脱危候。

根据前人的用药经验,止血药多炒炭用。一般而言,炒炭后其味变苦、涩,可增强止血之效,但并非所有的止血药均宜炒炭用,有些止血药炒炭后,止血作用反而降低,故仍以生品或鲜用为佳。因此,止血药是否妙炭用,应视具体药物而定,不可一概而论,总以提高止血的疗效为原则。

收敛止血药

本类药物大多味涩,或为炭类,或质黏,故能收敛止血。广泛用于各种出血病证而无瘀滞者。

因其性收涩,有留瘀恋邪之弊,故临证每多与化瘀止血药或活血化瘀药同用。对于出血有瘀或出血初期邪实者,当慎用之。

仙鹤草

出自《图经本草》。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干燥地上部分。本品气微,味微苦。以茎红棕色、质嫩、叶多者为佳。生用。

苦、涩,平。归心、肝经。

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补虚。

1.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

本品味涩收敛,功能收敛止血,广泛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出血证。因其药性平和,大凡出血而无瘀滞者,无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

2.疟疾寒热

本品有截疟之功,治疗疟疾寒热,可单以本品研末,于疟发前2小时吞服,或水煎服。

3.血痢,久泻久痢

本品味涩收敛,能涩肠止泻痢。因其药性平和,兼能补虚,又能止血,故对于血痢及久病泻痢尤为适宜。

4.痈肿疮*

本品能解*消肿,可用治痈肿疮*,单用或配伍其他药。

5.阴痒带下

本品能解*杀虫止痒,可用治阴痒带下。

6.脱力劳伤

本品有补虚强壮的作用,可用治劳力过度所致的脱力劳伤。

煎服,6~12g。外用适量。

温馨提示

本栏目意在为大家介绍中草药的基础常识,让大家对它们有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好在看到医生开的方子或者选购中成药时,对其中的各种药物的性味功效做到心中有数,并不是让大家粗浅地看一遍之后就自己去开方子抓药哦!身体需要的时候,一定要请医生辨证开方哦!

8岁

封面

云少

编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yezizhua.com/dzry/93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